國家標準 GB/T 31881-2015 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材料紫外加速老化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應用紫外老化試驗設備對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材料進行加速老化的試驗方法及評價方法。rn本標準適用于汽車用塑料、橡膠、涂層、膠粘劑等非金屬部件及材料。
【中國標準分類】 T40 汽車
【國際標準分類】 43.020-道路車輛綜合
國家標準 GB/T 32088-2015 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材料氙燈加速老化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應用可控輻照度燈設備對汽車非金屬部件及材料進行加速老化的試驗方法及評價方法。rn本標準適用于汽車用塑料、橡膠、織物、皮革、膠劑、涂層等非金屬部件及材料。
【中國標準分類】 T26 汽車底盤與車身
【國際標準分類】 43.040.60-車身及車身附件
國家標準 GB/T 39897-2021 車內非金屬部件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檢測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車內非金屬部件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檢測的術語和定義、樣品準備、包裝、運輸、接收、前處理及采樣方法、測定及結果計算、試驗報告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M1類和N1類車輛乘員艙及行李艙內非金屬部件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的采樣和測定,其他類型車輛可參照執行。
【中國標準分類】 T05 車輛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43.040.60-車身及車身附件
行業標準 DL/T 1719-2017 采用便攜式布氏硬度計檢驗金屬部件技術導則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采用便攜式布氏硬度計檢驗金屬部件硬度的檢驗方法及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金屬部件的現場布氏硬度檢測。
【中國標準分類】 F23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SN/T 4240-2015 電子電氣產品 金屬部件表面鍍鎳層中鉛、鎘含量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測定電子電氣產品金屬部件表面鍍鎳層中鉛、鎘含量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電子電氣產品金屬部件表面鍍鎳層中鉛、鎘的測定,其他基材金屬鍍鎳層也可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A29 基礎標準
【國際標準分類】 25.220.40-金屬鍍層
行業標準 TB/T 2977-2016 鐵道車輛金屬部件的接地保護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鐵道客車、動車組、貨車金屬部件的接地保護分類、接地保護原則、接地保護要求與檢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鐵道客車、動車組、貨車,其他軌道車輛可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S50 鐵路車輛
【國際標準分類】 45.060.20-車輛
行業標準 TB/T 2977-2000 鐵道車輛金屬部件的接地保護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鐵道車輛金屬部件的接地保護原則、接地保護要求等。rn本標準適用于新造國際聯運車輛,其他鐵道車輛可參照執行。
【中國標準分類】 J33 機車車輛通用標準
【國際標準分類】 25.160.01-焊接、釬焊和低溫焊綜合
國際標準 ISO 17927-2-2020 航空航天用焊接--金屬部件的熔焊--第2部分:驗收標準
【適用范圍】This document specifies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fusion weldments on metallic components.
It is to be applied provided it is referenced or approved by the responsible engineering/design authority.
【中國標準分類】 J33 加工工藝
【國際標準分類】 25.160.01-焊接、釬焊和低溫焊綜合
國際標準 ISO 21256-2-2020 細泡技術--清洗應用--第2部分:機械加工金屬部件油污表面的清洗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This document specifies a test method for removal of machine oil stain from a noncorrosive metal surface using fine bubble water. A test is provided to show the comparative cleaning advantage of adding fine bubbles to the water.
【中國標準分類】 A42 基礎科學
【國際標準分類】 07.030-物理學、化學
國外標準 ASTM E2001-1998 金屬和非金屬部件探傷檢驗用的共振超聲譜法的標準指南
【適用范圍】
1.1 This guide describes a procedure for detecting defects in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parts using the resonant ultrasound spectroscopy method. The procedure is intended for use with instruments capable of exciting and recording whole body resonant states within parts which exhibit acoustical or ultrasonic ringing. It is used to distinguish acceptable parts from those containing defects
such as cracks
voids
chips
density defects
tempering changes
and dimensional variations that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1.2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中國標準分類】 A20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19.020-試驗條件和規程綜合
國外標準 ASTM F2459-2018 從醫用金屬部件提取殘留物并通過重力分析進行量化的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1.1 This test method cover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amount of residue obtained from metallic medical components when extracted with aqueous or organic solvents. 1.2 This test method does not advocate an acceptable level of cleanliness. It identifies two techniques to quantify extractable residue on metallic medical components. In addition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is test method may not be the only method to determine and quantify extractables. 1.3 Although these methods may give the investigator a means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levels of component cleanliness
it is recognized that some forms of component residue may not be accounted for by these methods. 1.4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general gravimetric metho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many literature reports; however
the specific suitability for applications to all-metal medical components will be validated by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IL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Practice E691. 1.5 This test method is not intended to evaluate the residue level in medical components that have been cleaned for reuse. This test method is also not intended to extract residue for use in biocompatibility testing. Note 1: For extraction of samples intended for the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devices or materials
refer to ISO 10993–12. 1.6 The values stated in SI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standard. No other units of measurement are included in this standard. 1.7 This standard may involve hazardous or environmentally-restricted materials
operations
and equipment.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1.8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wa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pri
【中國標準分類】 H26 醫藥器械
【國際標準分類】 19.100-無損檢測
國外標準 ASTM F2459-2005 從醫用金屬部件提取殘留物并通過重力分析進行量化的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This test method is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extractable residue in metallic medical components. Extractable residue includes aqueous and non-aqueous residue
as well as non-soluble residue.
This test method recommends the use of a sonication technique to extract residue from the medical component.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solvent reflux extraction
could be used but have been shown to be less efficient in some tests
as discussed in X1.2.
This test method is not applicable for evaluating the extractable residue for the reuse of a single-use component (SUD).
1.1 This test method cover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amount of residue obtained from metallic medical components when extracted with aqueous or organic solvents.
1.2 This test method does not advocate an acceptable level of cleanliness. It identifies one technique to quantify extractable residue on metallic medical components. In addition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is test method may not be the only method to determine and quantify extractables.
1.3 Although these methods may give the investigator a means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levels of component cleanliness
it is recognized that some forms of component residue may not be accounted for by these methods.
1.4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general gravimetric metho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many literature reports; however
the specific suitability for applications to all-metal medical components will be validated by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IL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Practice E 691.
1.5 This test method is not intended to evaluate the residue level in medical components that have been cleaned for reuse. This test method is also not intended to extract residue for use in biocompatibility testing.
1.6 The values stated in SI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 The values given in parentheses are for information only.
1.7 This standard may involve hazardous or environmentally-restricted materials
operations
and equipment.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中國標準分類】 A29 醫藥器械
【國際標準分類】 25.220.10-表面預處理
國外標準 BS EN 13507-2018 工作溫度為0℃~-165℃液態氣體冷凍儲存用垂直圓柱平底鋼罐現場制造的設計和生產.金屬部件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J74 通用機械與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3.020.10-固定容器和罐
國外標準 BS ISO 20669-2017 航空航天設備的焊接.焊接工和焊接操作工認證試驗.金屬部件的熔焊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V16 材料與工藝
【國際標準分類】 25.160.01-焊接、釬焊和低溫焊綜合
國外標準 DIN EN 13507-2010 化工設備 金屬部件用有機材料內襯 第1部分:要求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93 化工機械于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71.120.01-化工設備綜合
國外標準 DIN 28055-2-2002 化工設備 金屬部件用有機材料內襯 第2部分:適用性和試驗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93 化工機械于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71.120.01-化工設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5169.12-2006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 第12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 材料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GB/T 5169的本部分詳細規定了在固體電氣絕緣材料或其他固體材料試驗樣品上進行的測定灼熱絲可燃性指數(GWFI)的灼熱絲試驗方法。rn 試驗結果可供相對比較上述各種材料的性能,即材料在移去電加熱的灼熱絲后火焰熄滅的能力和不產生會使試驗樣品下方的鋪底層包裝絹紙著火的燃燒或灼熱顆粒的能力。rn 本試驗方法不適用于測定整臺設備的可燃性,因為絕緣系統或可燃部件的結構大小以及臨近的金屬或非金屬部件的布置和傳熱等,對所用材料的可燃性都有很大影響。除此之外,本試驗方法也不適用于確定設備的防火性能和著火危險性。rn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任務之一就是在編寫自己的出版物時,凡是適用之處都要利用這些基本安全出版物。
【中國標準分類】 K04 電工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29.020-電氣工程綜合
國家標準 GB/T 5169.13-2006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 第13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 材料的灼熱絲起燃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GB/T 5169的本部分詳細規定了在固體電氣絕緣材料或其他固體材料的試驗樣品上進行起燃性試驗的灼熱絲試驗方法,目的是測定灼熱絲起燃溫度(GWIT)。rn本試驗應用電加熱的灼熱絲作為引燃源,根據施加灼熱絲期間試驗樣品的起燃溫度,其試驗結果可提供各種材料之間的相對比較。rn本試驗方法不適用于測定整臺設備的起燃性,因為絕緣系統或可燃部件的結構大小及鄰近的金屬或非金屬部件的布局和傳熱等,對所使用材料的起燃性都有很大影響。此外,本試驗方法也不適用于測定設備的防火性能和著火危險性。
【中國標準分類】 K04 電工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29.020-電氣工程綜合
國家標準 GB/T 28026.2-2018 軌道交通 地面裝置 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 第2部分:直流牽引供電系統雜散電流的防護措施
【適用范圍】GB/T28026的本部分給出了對直流牽引供電系統雜散電流防護的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牽引供電系統內部的所有金屬性固定裝置,也適用于其他埋在地中的軌道交通有雜散電流流過的金屬部件。
本部分適用于所有新建的直流供電制式線路,也可應用于需要考慮雜散電流影響的已建電氣化線路和既有線路的更新改造。
其適用范圍包括:
——鐵路;
——導向式公共交通系統,例如:有軌電車、高架和地下的鐵路、山區鐵路、無軌電車系統及安裝有
接觸網或接觸軌的磁懸浮系統;
——物料運輸系統。
本部分不適用于:
——地下礦山牽引供電系統;
——吊車、有軌運輸平臺和類似運輸設備、臨時建筑(例如:展會結構),因為這類設施目前尚無以接
觸網供電的先例,它們不會受牽引供電系統的影響;
——懸式纜車;
——纜索鐵路。
本部分不對維修作業規程進行規定。
【中國標準分類】 S80 牽引供電
【國際標準分類】 45.060-鐵路車輛
國家標準 GB/T 28807.3-2017 軌道交通 機車車輛和列車檢測系統的兼容性 第3部分:與計軸器的兼容性
【適用范圍】GB/T28807的本部分規定了機車車輛發射干擾的現場測-1lR=方法與檢測方法,及對應的計軸器抗擾度測量。
本部分適用于機車車輛與計軸器之間兼容性的驗證。
本部分沒有規定列車檢測設備的類型。
注1:本部分不考慮車輛上感性耦合諧振電路或金屬部件的影響,也不考慮渦流制動或磁軌制動的影響。
注2:本部分不涉及車輪感應器和交叉環線。
【中國標準分類】 S04 鐵路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45.060-鐵路車輛
國家標準 GB/T 31009-2020 足部防護 鞋(靴)限量物質要求及測試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足部防護鞋(靴)中的限量物質分類、安全性要求分級、鞋(靴)中存在的限量物質及其類別、安全性要求、測試方法和檢驗報告。
本標準適用于保護穿著者足腿部免遭作業區域危害的鞋(靴)。
本標準不適用于含電子和電器元件的鞋(靴),不包含對金屬部件的化學分析。
【中國標準分類】 C73 勞動安全技術
【國際標準分類】 13.340.50-防護鞋襪
國家標準 GB/T 33588.2-2020 雷電防護系統部件(LPSC) 第2部分: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極的要求
【適用范圍】GB/T 33588的本部分規定了以下雷電防護系統部件的要求和試驗方法:
--構成接閃器和引下線的金屬導體(非“自然”導體);
--構成接地裝置的金屬接地極。
注:非“自然”導體指專設接閃器或引下線,而不是利用自然金屬部件(如建筑物鋼筋等),參見GB/T 21714.3-2015的3.15。
【中國標準分類】 K10 電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國際標準分類】 91.120.40-雷電防護
國家標準 GB/T 33588.2-2017 雷電防護系統部件(LPSC) 第2部分:導體和接地極的要求
【適用范圍】GB/T 33588的本部分規定了以下雷電防護系統部件的要求和試驗:
----構成接閃器和引下線一部分的金屬導體(非“自然”導體);
----構成接地裝置一部分的金屬接地極。
注:非“自然”導體指專設接閃器或引下線,而不是利用自然金屬部件(如建筑物鋼筋等),參見GB/T 21714.3-2015的3.15。
【中國標準分類】 K49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91.120.40-雷電防護
行業標準 DL/T 438-2016 火力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火力發電廠金屬監督的部件范圍,檢驗監督的項目、內容及相應的判據。燃機電廠的余熱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金屬部件的檢驗監督可參照執行。
本標準適用于以下金屬部件的監督:
a)工作溫度高于等于400℃的高a承壓部件(含主蒸汽管道、高溫再熱蒸汽管道、過熱器管、再熱器管、集箱和三通),以及與管道、集箱相聯的小管。
b)工作溫度高于等于400℃的導汽管、聯絡管。
c)工作壓力高于等于3.8MPa的鍋筒和直流鍋爐的汽水分離器、儲水罐和壓力容器。
d)工作壓力高于等于5.9MPa的承壓汽水管道和部件(含水冷壁管、省煤器管、集箱、減溫水管道、疏水管道和主給水管道)。
e)汽輪機大軸、葉輪、葉片、拉金、軸瓦和發電機大軸、護環、風扇葉。
f)工作溫度高于等于400℃的螺栓。
g)工作RIM
度高于等于400℃的汽缸、汽室、主汽門、調節汽門、噴嘴、隔板、隔板套和閥殼。
h)300MW及以上機組帶縱t4縫的低溫再熱a汽管道。
i)鍋爐鋼結構。
【中國標準分類】 F20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DL/T 438-2009 火力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火力發電廠金屬監督的部件范圍,檢驗監督的項目、內容及相應的判據。rn本標準適用于以下金屬部件的監督:rna)工作溫度大于等于400℃的高溫承壓部件(汗含主蒸汽管道、高溫再熱蒸汽管道、過熱器管、再熱器管、聯箱、閥殼和三通),以及與管道、聯箱相聯的小管。rnb)工作溫度大于等于400℃的導汽管、聯絡管。rnc)工作壓力大于等于3.82Mpa汽包和直流鍋爐的汽水分離器、儲水罐。rnd)工作壓力大于等于5.88Mpa的承壓汽水管道和部件(含水冷壁管、蒸發段、省煤氣管、聯箱和主給水管道)。rne)汽輪機大軸、葉輪、葉片、拉金、軸瓦和發電機大軸、護環、風扇葉。rnf)工作溫度大于等于400℃的螺栓。rng)工作溫度大于等于400℃的汽缸、汽室、主汽門、調速汽門、噴嘴、隔板和隔板套。rnh)300MW及以上機組帶縱焊縫的低溫再熱蒸汽管道。rn
【中國標準分類】 F20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DL/T 652-1998 金相復型技術工藝導則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對金屬部件采用非破壞的金相復型技術工藝進行微觀組織檢驗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火力發電機組制造、基建安裝和長期運行過程中,在現場對常用鋼材(碳素鋼、低合金珠光體鋼、合金結構鋼、馬氏體鋼、奧氏體鋼等)的金屬部件進行非破壞的微觀組織的檢驗。
【中國標準分類】 H24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01-金屬材料試驗綜合
行業標準 DL/T 654-2009 火電機組壽命檢測技術導則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火電機組部件進行壽命檢測的基本原則、基本步驟及常用的壽命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火力發電廠50MW(含50MW)及以上火電機組關鍵金屬部件的壽命檢測,50MW以下的火電機組可參照執行。
【中國標準分類】 F22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DL/T 884-2019 核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核電廠在設計、制造、安裝、調試、運行、維修、改造等環節金屬技術監督的任務、內容和管理要求。n本標準適用于核電廠下列金屬部件(簡稱部件)的技術監督:na)核島承壓設備及其相關部件;nb)常規島、核電廠輔助設備(BOP)承壓部件;nc)汽輪機及發電機主要部件。
【中國標準分類】 F23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DL/T 1318-2014 水電廠金屬技術監督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水電廠金屬技術監督的內容和要求。rn本標準適用于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及在役階段金屬部件的技術監督:na)單機容量為15MW及以上;nb) 流式水輪機,轉輪名義直徑2.0m及以上;n)軸流式、貫流式水輪機,轉輪名義直徑3.0m及以上。rn單機容量小于15MW的水輪發電機組和水輪機轉輪的名義直徑小于b)、c)規定的機組可參照執行。
【中國標準分類】 F24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7.100-電站綜合
行業標準 DL/T 1424-2015 電網金屬技術監督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電網金屬技術監督的內容和要求。rn本標準適用于下列75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和輸電線路中設備及部件的金屬技術監督:na)電氣類設備金屬部件;rnb)結構支撐類設備;rnc)連接類設備。
【中國標準分類】 F20 電力
【國際標準分類】 29.020-電氣工程綜合
行業標準 JB/T 2901-2020 汽輪機防銹技術條件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汽輪機產品(不包括非金屬部件)的防銹和防銹材料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汽輪機產品零部件在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的防銹。
【中國標準分類】 K54 發電用動力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7.040-燃氣和蒸汽輪機、蒸汽機
行業標準 NB/T 20163-2012 壓水堆核電廠安全殼噴淋泵和低壓安注泵特定鑒定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安全殼噴淋泵和低壓安注泵的鑒定方法、程序和文件要求。 本標準規定了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安全殼噴淋泵和低壓安注泵的鑒定,其設備范圍涵蓋泵、支架、底座與地腳螺栓、聯軸器、軸承的潤滑和密封系統等。泵的配套件,如電機、非金屬部件及材料 (潤滑油、Q型圈等)、機械密封等不在本規定范圍內。其它堆型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F69 核反應堆
【國際標準分類】 27.120.99-有關核能的其他標準
行業標準 NB/T 20164-2012 壓水堆核電廠電動輔助給水泵特定鑒定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旬電動輔助給水泵的鑒定方法、程序和文件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電動輔助給水泵的鑒定,其設備范圍涵蓋泵、支架、底座與地腳螺栓、聯軸器、軸承的潤滑和密封系統等。泵的配套件,如電機、非金屬部件及材料(潤滑油、O形圈等)、機械密封等不在本標準鑒定范圍內。其他堆型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F69 核反應堆
【國際標準分類】 27.120.99-有關核能的其他標準
行業標準 NB/T 20165-2012 壓水堆核電廠余熱排出泵特定鑒定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廣余熱排出泵的鑒定方法、鑒定程序和文件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余熱排出泵的鑒定,其設備范圍涵蓋泵、支架、底座與地腳螺栓、聯軸器、軸承的潤滑和密封系統等。漿的配套件,如電機、非金屬部件及材料(潤滑油、O形圈等)、機械密封等不在木標準鑒定范圍內。其他堆型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F69 核反應堆
【國際標準分類】 27.120.99-有關核能的其他標準
行業標準 NB/T 20166-2012 壓水堆核電廠上充泵特定鑒定規程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離心式上充泵的鑒定方法、鑒定程序和文件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廠離心式上充泵的鑒定,其設備范圍涵蓋泵、支架、底座與地腳螺栓、聯軸器、增速箱、軸承的潤滑和密封系統等。泵的配套件
如電機、非金屬部件及材料(潤滑油、O形圈等)、機械密封等不在本標準鑒定范圍內。其他堆型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F69 核反應堆
【國際標準分類】 27.120.99-有關核能的其他標準
4、雙方將就檢測項目進行詳細溝通,并簽署保密協議,以保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行測試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