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 QB/T 4336-2012 注塑塑料鞋跟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注塑成型的塑料鞋跟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各類型注塑成型的塑料鞋跟(帶或不帶跟面)。
【中國標準分類】 Y78 服裝、鞋、帽與其他縫制品
【國際標準分類】 61.060-鞋襪
國家標準 GB/T 840-1988 塑料滾花頭螺釘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螺紋規格為M4~M16的塑料滾花頭螺釘。
【中國標準分類】 J13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60.10-螺栓、螺釘、螺柱
國家標準 GB/T 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測定 第1部分:浸漬法、液體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適用范圍】GB/T 1033本部分規定了非泡沫塑料密度的三種測定方法:rn— 方法A:浸漬法,適用于除粉料外無氣孔的固體塑料。rn— 方法B:液體比重瓶法,適用于粉料,片料,粒料或制品部件的小切片。rn— 方法C:滴定法,適用于無孔的塑料。rn本部分適用于模塑的或擠出的無孔的非泡沫塑料,以及粉料、片料和顆粒狀非泡沫塑料。rn注:本部分適用于各種無氣孔的粒料。密度通常用來考察塑料材料的物理結構或組成的變化,也用來評價樣品或試樣的均一性。塑料材料的密度取決于試樣制備的方法,這種情況下,試樣的制備方法應包含在材料相關標準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33.2-2010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測定 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
【適用范圍】 GB/T 1033的本部分規定了用密度梯度柱測定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方法。本部分適用于模塑或擠出的無孔非泡沫塑料固體顆粒。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33.3-2010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測定 第3部分:氣體比重瓶法
【適用范圍】GB/T 1033的本部分規定了內部不含孔隙的任何形狀的固體非泡沫塑料的密度或比容的測量方法。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對密度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034-2008 塑料 吸水性的測定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平板或曲面形狀的固體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本標準也規定了當試樣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濕度條件下,測量規定塑料試樣尺寸的吸水量。對單相材料假設通過試樣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費克擴散行為,那么可以測定通過厚度方向的水分擴散系數。該模型對均質材料和增強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溫度以下的試驗是有效的。然而一些兩相基料,如固化的環氧樹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標準范圍內。rn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擴散系數適于比較塑料暴露于相同條件下的平衡吸水量。若在非濕度平衡條件下比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單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塑料
國家標準 GB 1034-1986 塑料吸水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36-1989 塑料線膨脹系數測定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037-2021 塑料薄膜與薄片水蒸氣透過性能測定 杯式增重與減重法
【適用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塑料薄膜與薄片水蒸氣透過性能的兩種杯式測定方法——增重法和減重法。
本文件適用于塑料薄膜與薄片的水蒸氣透過性能測定。紙張、無紡布、人造革等材料的水蒸氣透過性能測定可參照使用。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10-薄膜和薄板
國家標準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氣性試驗方法(杯式法)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在裝有干燥劑的試驗杯中測定塑料材料的透水蒸氣性。 本標準適用于塑料薄膜(包括復合塑料薄膜)、片材和人造革等材料的透水蒸氣性的測定。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橡膠和塑料制品
國家標準 GB/T 1038.1-2022 塑料制品 薄膜和薄片 氣體透過性試驗方法 第1部分:差壓法
【適用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在壓差條件下,測定塑料薄膜和薄片以及多層結構材料的氣體透過性的兩種試驗方法——壓力傳感器法和氣相色譜法。
本文件適用于塑料薄膜和薄片氣體透過性的測定,其他材料的氣體透過性測定可參照使用。
注:差壓法通常也稱為壓差法。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10-薄膜和薄板
國家標準 GB/T 1038.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氣體透過性試驗方法 壓差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用壓差法測定塑料薄膜和薄片氣體透過量和氣體透過系數的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測定空氣或其他試驗氣體。
【中國標準分類】 G33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10-薄膜和薄板
國家標準 GB 1038-1970 塑料薄膜透氣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040.1-201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總則
【適用范圍】GB/T 1040的本部分規定了在規定條件下測定塑料和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一般原則,并規定了幾種不同形狀的試樣以用于不同類型的材料,這些材料在本標準的其他部分予以詳述。
本方法用于研究試樣的拉伸性能及規定條件下測定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和其他方面的拉伸應力/應變關系。
本方法適用于下列材料:
--硬質和半硬質(見3.12和3.13)熱塑性模塑、擠塑和澆鑄材料,除未填充類型外還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混合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塑性片材和薄膜;
--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復合材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板材,包括層壓板;
--混入單向或無定向增強材料的纖維增強熱固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這些增強材料如氈、織物、無捻粗紗、短切原絲、混雜纖維增強材料、無捻粗紗和碾碎纖維等;預浸漬材料制成的片材(預浸料坯);
--熱致液晶聚合物。
鑒于ISO 1926,本方法一般不適用于硬質泡沫材料或含微孔材料的夾層結構材料。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1-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總則
【適用范圍】1.1 GB/T 1040的本部分規定了在規定條件下測定塑料和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一般原則,并規定了幾種不同形狀的試樣以用于不同類型的材料,這些材料在本標準的其他部分予以詳述。
1.2 本方法用于研究試樣的拉伸性能及在規定條件下測定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和其他方面的拉伸應力/應變關系。
1.3 本方法適用于下列材料:
——硬質和半硬質熱塑性模塑和擠塑材料,除未填充類型外還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混合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塑性片材和薄膜;
——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的和增強的復合材料,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板材,包括層壓板;
——混入單向或無定向增強材料的纖維增強熱固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這些增強材料如氈、織物、無捻粗紗、短切原絲、混雜纖維增強材料、無捻粗紗和碾碎纖維等;預浸漬材料制成的片材(預浸料坯);
——熱致液晶聚合物。
本方法一般不適用于硬質泡沫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的夾層結構材料。
1.4 本方法所用試樣可以按所選尺寸模塑而成,也可以從模塑件、層壓板、薄膜、擠塑或鑄塑片材等成品或半成品中用切削、沖切等機加工方法制成。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多用途試樣(ISO 3167:1993 《塑料—多用途試樣的制備和使用》)。
1.5 本方法所用試樣的優先選用尺寸。用不同尺寸或在不同條件下制備的試樣進行試驗,其結果不可比。其他因素,如試驗速度和試樣的狀態調節,也能影響試驗結果。因此,當需要進行數據比較時,必須嚴格控制并記錄這些影響因素。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2-202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模塑和擠塑塑料的試驗條件
【適用范圍】本文件在GB/T1040.1的基礎上規定了用于測定模塑和擠塑材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
本文件適用于下述材料:
——硬質和半硬質的熱塑性模塑、擠塑和鑄塑材料,包括經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增強填充材料如短纖維、細棒、小薄片和細粒料,不包括紡織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見GB/T1040.4和GB/T1040.5)
“硬質塑料”和“半硬質塑料”的定義見GB/T1040.1-2018中第3章;
——硬質和半硬質的熱固性模塑和鑄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但紡織纖維增強材料
(見GB/T1040.4和GB/T1040.5)除外;
——熱致液晶聚合物。
本文件不適用于硬質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夾層結構的材料,見GB/T9641。
本文件不適用于厚度小于1mm的柔性薄膜和片材,見GB/T1040.3。
本文件所用的試樣既可模塑成規定尺寸,也可由注塑和壓塑的板材經機加工、切割或沖壓而成。優選多用途試樣(見GB/T37426)。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模塑和擠塑塑料的試驗條件
【適用范圍】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礎上規定了用于測定模塑和擠塑塑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
1.2 本部分適用于下述范圍的材料:
——硬質和版硬質的熱塑性模塑、擠塑和鑄塑材料,除未填充類型外還包括例如用短纖維、細棒、小薄片或細粒料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但不包括紡織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
——硬質和半硬質熱固性模塑和鑄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強的復合材料,但紡織纖維增強材料除外;
——熱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適用于紡織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硬質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夾層結構的材料。
1.3 本部分所用試樣既可以模塑成規定尺寸,也可由注塑或壓塑的制件或試片經機加工、切割或沖壓而成。應優先選用多用途試樣(見ISO3167:1993,塑料 多用途試樣)
注:ISO3167:1993,已被ISO 3167:2002代替。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3-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
【適用范圍】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礎上規定了測定厚度小于1mm的塑料薄膜或薄片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
注:厚度大于1mm的片材由GB/T 1040.2規定。
1.2 見GB/T 1040.1-2006中的1.2。
1.3 本部分通常不適用于測定以下材料的拉伸性能:
a)泡沫塑料;
b)紡織纖維增強塑料。
1.4 見GB/T 1040.1-2006中的1.5。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4-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測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異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試驗條件
【適用范圍】 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礎上,規定了測定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異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試驗條件。rn 對單向增強復合材料的規定見GB/T 1040的第5部分。rn 1.2 見GB/T 1040.1-2006 中的1.2n 1.3 本部分適用于下列材料:n ——混入非單向增強材料的纖維增強熱固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所用的非單向增強材料如氈片、機織物、無捻粗紗織物、短切原絲及上述增強材料的組合物、混雜纖維、無捻粗紗、短切或磨碎纖維或預浸漬材料(預浸料)等(對于直接注塑試樣,見GB/T 1040.2-2006 中的1A 型試樣);rn ——帶有單向增強材料的上述材料復合制品和用單向層壓片材構成的多向增強材料,所提供的層壓片材應是勻稱的;rn ——由這些材料制作的成品。rn 涉及到的增強纖維包括玻璃纖維、碳纖維、聚芳酰胺纖維或其他類似纖維。rn 1.4 本部分應使用按ISO 1368 或其他等效方法制作的試板或從帶有合適平面的成品或半成品經機加工制成的試樣。rn 1.5 見GB/T 1040.1-2006 中的1.5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0.5-2008 塑料 壓縮性能的測定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在標準條件下測定塑料壓縮性能的方法。規定了標準試樣,但其長度可以調整,以防止其壓縮翹曲而影響試驗結果,以及試驗速度的范圍。rn本標準用于研究試樣的壓縮行為并用來測定在標準條件下壓縮應力-應變與壓縮強度、壓縮模量及其他特性的關系。rn本標準適用于下述材料:n—硬質和半硬質熱塑性模塑和擠塑材料,包括用短纖維、小條、小片或顆粒填充的增強復合材料以及未填充的復合材料或半硬質的熱塑性片材;n—硬質或半硬質的熱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或增強的復合材料,硬質或半硬質的熱固性片材;n—熱致液晶聚合物。rn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1-1992 塑料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塑料
國家標準 GB 1042-1979 塑料彎曲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2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橡膠和塑料制品
國家標準 GB/T 1043.2-2018 塑料 簡支梁沖擊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儀器化沖擊試驗
【適用范圍】1.1 GB/T1043的本部分規定了一種使用力一撓度曲線測定塑料簡支梁沖擊性能的試驗方法。遵循GB/T 1043.1-2008規定的幾種不同類型的試樣和試驗,以及根據不同的材料類型、試樣類型和缺口類型而規定的試驗參數。
描述了動態效應,例如傳感器一沖擊刀系統的共振,試樣共振以及初始接觸與慣性峰之間的關系(參見圖1中曲線b和附錄A)。
1.2 簡支梁和懸臂梁試驗方法間的對比參見GB/T 1043.1-2008的第1章。
GB/T 1043.1-2008適用于只用沖擊強度表征沖擊行為,并且沖擊試驗機的勢能要與待測試樣的斷裂能近似匹配(見ISO13802:1999,附錄C)。本部分適用于使用力-撓度曲線或力-時間曲線詳細表征沖擊行為,以及用于研制能避免上述提及的能量匹配要求的自動化沖擊儀器。
1.3 本部分適用的材料范圍參見GB/T 1043.1-2008的第1章。
1.4 保證試驗結果可比的通用要求參見GB/T 1043.1-2008的第1章。
1.5 本部分得到的試驗數據不適用于零部件的設計計算,對試驗數據的使用方法也不屬于本部分討論的內容。應用本方法所得的數據時,須標明引用本部分或與相關當事人協商。
通過改變試驗環境溫度、試樣缺口半徑、試樣厚度以及使用不同條件制備試樣等方法可以獲得材料的斷裂行為的信息。
本部分不涉及解析力-撓度曲線上每個點的形成機理,對該機理的解析方法現仍處于研究階段。
1.6 只有在試樣制備條件和試驗條件均相同時,測定的結果才具有可比性。綜合評價試樣對沖擊應力的響應時,需要確定變形速率以及溫度對結晶度和水分含量等材料參數的影響關系。因此,不能用本部分直接預測制品的沖擊斷裂行為,但可以用本部分測量從制品上裁取的試樣。
1.7 如果通過前期試驗建立了本部分與GB/T 1043.1-2008的可比性,則沖擊強度可采用本部分測定的結果。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043-1993 硬質塑料簡支梁沖擊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2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橡膠和塑料制品
國家標準 GB 1403-1986 酚醛模塑料命名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404.2-2008 塑料 粉狀酚醛模塑料 第2部分:試樣制備和性能測定
【適用范圍】GB/T 1404的本部分規定了粉狀酚醛模塑料(PF-PMCs)試樣制備方法和性能測定的試驗方法。并給出了試驗材料的處理要求及試驗材料在模塑前和試樣在測試前的狀態調節要求。rn本部分給出了試樣制備以及使用這些試樣進行性能測試的步驟和條件。并列出了表征PMCs所適用的和必須的性能和試驗方法。rn這些性能選自GB/T 19467.1-2004中的通用試驗方法。其他廣泛使用或對PMCs特別重要的試驗方法包含在本部分中,特征性能符合GB/T 1404.1-2008中4.4.3和4.4.4的規定。rn為了獲得可重現
【中國標準分類】 G31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01-塑料綜合
國家標準 GB/T 1404.3-2008 塑料 粉狀酚醛模塑料 第3部分:選定模塑料的要求
【適用范圍】本部分規定了對由壓塑或注塑試樣測定的粉狀酚醛模塑料(PF-PWCs)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的要求。rn本部分適用于不同組分和性能、有一般技術和經濟價值的粉狀模塑料。
【中國標準分類】 G32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080.10-熱固性塑料
國家標準 GB 1404-1995 酚醛模塑料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酚醛模塑料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由酚醛樹脂或其改性樹脂與填料及其他添加物制得的酚醛模塑料。
【中國標準分類】 G32 合成材料
【國際標準分類】 83.140-橡膠和塑料制品
國家標準 GB/T 1446-2005 纖維增強塑料性能試驗方法總則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纖維增強塑料性能試驗的實驗室環境條件、試樣、試驗設備、試驗結果以及試驗報告等。rn 本標準適用于纖維增強塑料的力學和物理性能的測定。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446-1983 纖維增強塑料性能試驗方法總則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447-1983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448-1983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449-1983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彎曲性能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國家標準 GB/T 1450.1-1983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層間剪切強度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Q23 建材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83.120-增強塑料
4、雙方將就檢測項目進行詳細溝通,并簽署保密協議,以保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行測試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