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信息(部分)
問題:機電產品檢測的范圍包括哪些內容?
回答:機電產品檢測涵蓋性能測試、安全評估、環境適應性驗證及能效分析等,涉及電動機、發電機、變壓器、電動工具等多種產品。
問題:機電產品的典型用途是什么?
回答:機電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能源傳輸、家用電器、交通設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領域。
問題:檢測流程通常包含哪些步驟?
回答:檢測流程包括樣品接收、預處理、參數測試、數據分析、報告生成及結果反饋,確保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
檢測項目(部分)
- 絕緣電阻:評估電氣部件在高壓下的絕緣性能,避免漏電風險。
- 耐壓強度:測試產品在高電壓下的耐受能力,確保無擊穿現象。
- 接地連續性:驗證設備接地系統的有效性,保障人員安全。
- 溫升測試:監測運行時關鍵部位的溫度變化,防止過熱損壞。
- 機械強度:檢驗產品結構在受力條件下的穩定性。
- 電磁兼容:評估設備在電磁環境中的抗干擾能力及輻射水平。
- 防護等級:確認外殼對固體異物和液體侵入的防護能力。
- 能效等級:測定能耗與輸出效率,支持節能認證。
- 噪聲測試:量化運行時的聲壓級,控制環境污染。
- 振動分析:檢測設備振動幅度,評估對精密元件的影響。
- 耐久性:模擬長期使用后的性能衰減,預測使用壽命。
- 材料阻燃性:驗證非金屬部件在明火下的燃燒特性。
- 漏電流:監控異常電流泄漏,防范觸電事故。
- 轉速精度:測量電機實際轉速與標稱值的偏差。
- 扭矩輸出:驗證機械傳動系統的動力傳遞效率。
- 環境適應性:測試產品在極端溫濕度條件下的可靠性。
- 鹽霧試驗:模擬沿海或工業環境對金屬部件的腐蝕影響。
- 電氣間隙:檢查帶電部件間的最小距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 爬電距離:評估絕緣表面可能引發短路的最小路徑長度。
- 功率因數:分析電能利用效率,優化能源消耗。
檢測范圍(部分)
- 電動機
- 發電機
- 變壓器
- 開關設備
- 電線電纜
- 電動工具
- 家用電器
- 工業機器人
- 自動化控制系統
- 電工儀表
- 電源適配器
- 變頻器
- 伺服電機
- 斷路器
- 接觸器
- 繼電器
- 照明設備
- 電池組
- 充電樁
- 電動車輛部件
檢測儀器(部分)
- 絕緣電阻測試儀
- 耐壓測試儀
- 接地電阻測試儀
- 溫度記錄儀
- 電磁兼容測試系統
- 噪聲分析儀
- 振動測試臺
- 防護等級測試設備
- 能效測試儀
- 鹽霧試驗箱
檢測標準(部分)
《 SN/T 5590.1-2023 進口機電產品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指南 舊機械硬盤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機電產品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指南 舊機械硬盤
-
- 標準號:SN/T 5590.1-2023
- 中國標準分類號:L63
-
- 發布日期:2023-05-05
- 國際標準分類號:35.020.21
-
- 實施日期:2023-12-01
- 技術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海關總署
- 標準分類:信息技術辦公機械出入境檢驗檢疫制造業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機電產品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指南 舊機械硬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海關總署。本文件界定了舊機械硬盤的術語和定義,描述了進口舊機械硬盤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方法。本文件適用于進口舊機械硬盤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本文件不適用于已取得再制造、入境維修資質的企業進口用于再制造或入境維修的舊機械硬盤。
《 DB6101/T 3139-2022 機電產品環境適應性試驗服務規程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機電產品環境適應性試驗服務規程
-
- 標準號:DB6101/T 3139-2022
- 中國標準分類號:N10
-
- 發布日期:2022-10-14
- 國際標準分類號:19.040
-
- 實施日期:2022-11-14
- 技術歸口: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西安市
- 標準分類:試驗環境試驗
- 內容簡介:
地方標準《機電產品環境適應性試驗服務規程》由中共西安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西安市。
《 T/WJDGC 0009-2022 機電產品現場檢測的服務規范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機電產品現場檢測的服務規范
-
- 標準號:T/WJDGC 0009-2022
- 中國標準分類號:/L722
-
- 發布日期:2022-12-31
- 國際標準分類號:03.100.01 ()
-
- 實施日期:2022-12-31
- 團體名稱:茂名市機電工程學會
- 標準分類:公司(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綜合綜合管理服務
- 內容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機電產品現場檢測的服務流程、服務質量,以及安全、環境、設備、檔案等方面的服務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機電產品現場檢測服務
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機電產品現場檢測的服務流程、服務質量,以及安全、環境、設備、檔案等方面的服務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機電產品現場檢測服務。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對通過文件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8170數據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111隨機數的產生及其在產品質量抽樣檢驗中的應用程序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 機電產品泛指為完成具體任務而設計制造的機械電子系統,如:家電領域中的電飯鍋、冰箱、洗衣機等;工業領域中的電動機、壓縮機、泵等。3.2 檢測機構取得相關機電產品檢測資質,獨立開展機電產品檢測工作的單位。3.3 檢測人員取得相關機電產品檢測資格證書,從事機電產品檢測工作的個人。3.4 機電產品檢測按照相關機電產品的設計標準確定其滿足標準要求而進行的檢查、測量及信息綜合分析處理全過程。3.5 檢測原始記錄檢測人員在機電產品檢測過程中獲取的反映機電產品現狀的資料。3.6 檢測報告依據檢測原始記錄,經綜合分析處理出具的機電產品相關性能報告書。4 基本原則4.1 業務原則按照核準的業務范圍,依據標準、規范,選用合適的檢測設備和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按檢測任務和相關要求獨立開展檢測工作,不接受來自商業行政等方面的干預和阻力,并在約定的時間內出具檢測報告。獲取的檢測原始記錄,形成的檢測結論和出具的檢測報告應準確無誤。4.2 安全原則檢測機構應制定安全作業制度,檢測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作業制度。現場檢測時,檢測人員應遵守用戶單位的安全制度。4.3 保密原則檢測機構應制定保密制度,并有相應的保密措施。檢測人員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對檢測活動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技術秘密擔負保密義務。5 服務流程5.1 基本要求機電產品現場檢測服務流程應包括業務受理、業務聯系、現場檢測、綜合分析、報告簽發等。服務流程的構建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建立簽收制度。為明確檢測業務的相關人員責任,檢測機構應對服務流程中的資料流轉設置簽收制度,相關人員應嚴格執行簽收制度;b)建立限時完成制度。為保證檢測業務總時限在可控范圍內,檢測機構應建立限時完成制度,對服務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設置完成時限,檢測人員應嚴格執行限時完成制度;c)建立改進機制。為做到規范服務,保證服務質量,檢測機構應結合用戶需求制定合理、高效的服務流程,并建立改進機制,定期對服務流程進行分析評價,進而根據評價中發現的不足來對服務流程設置進行改進。5.2 業務受理檢測機構應有固定的業務受理場所,并提供電話、網絡、信函等受理服務,即時受理資料齊全的檢測項目。受理場所應滿足以下要求:a)公開機構名稱、檢測服務事項、資費標準、受理時間;b)公開業務流程、受理項目所需材料、咨詢和投訴電話等;c)布局合理,環境整潔,相關公示應清晰易懂。5.3 業務聯系5.3.1 聯系受檢單位受理完成后,檢測機構應在2個工作日內聯系受檢單位,約定服務時間,告知受檢單位須提供的工作條件(包括檢測人員出入相關場所的便利條件,受檢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等)。5.3.2 制定檢測方案聯系受檢單位后,檢測人員應根據用戶需求制定檢測方案(包括檢測產品名稱和任務來源、檢測范圍及具體檢測項目、檢測質量和檢測方法依據、檢測設備和檢測環境要求、檢測費用、作業方案、注意事項等)。首次檢測,檢測人員應根據需要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現場勘查。5.3.3 簽訂檢測協議制定完成檢測方案后,檢測機構應與受檢單位協商簽訂機電產品檢測服務協議。檢測方案應作為合同附件之一列入檢測服務協議。服務協議應明確檢測活動相關環節的完成時限。5.4 現場檢測檢測機構應安排不少于2名檢測人員進行現場檢測,且須明確相關檢測人員的分工安排。檢測前,檢測項目負責人應與受檢單位溝通好現場檢測方案,并進行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在現場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因按照檢測方案中的相關要求進行檢測,并確保檢測原始記錄真實準確。在約定時間內完成現場檢測后,檢測人員應將原始檢測記錄交給受檢單位簽字確認。現場檢測應當使用規范的原始記錄表單,記錄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a)現場檢測任務書編號;b)檢測依據的標準、規程、規范等;c)使用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和檢定證書編號、校準、檢定的有效期;d)依據檢測方法標準要求必要的環境條件;e)樣品名稱、編號(批號);f)注明檢測時間、地點、日期;g)每頁填寫流水號頁碼;h)檢測讀出數據、計算公式、數據處理等其他必要的信息。5.5 綜合分析完成現場檢測后,檢測人員按相關要求對受檢單位簽字確認的原始檢測記錄數據進行錄入、分析、初審,并按相關標準進行符合性判定。對不符合項,檢測人員應擬定存在問題意見書。審核人員應對檢測原始記錄、符合性判定和存在問題意見書等進行復審。5.6 報告簽發完成綜合分析后,檢測人員應即時將相關材料交給文檔管理員編制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編制完成后,授權簽字人應對檢測報告進行審定并簽發。簽發完成后,檢測機構應將檢測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一并存檔。受檢單位如果遺失檢測報告,檢測機構可按相關流程補發檢測報告。6 服務要求6.1 安全要求為確保安全有效地開展檢測工作,檢測活動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a)檢測機構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安全員,對員工進行各類崗位安全培訓,確保檢測工作正常進行,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當檢測現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檢測機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有關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的規定;b)檢測機構應按相關規定制定安全作業操作規程,檢測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作業操作規程;c)檢測機構應安全交底制度,檢測人員在現場作業前做好安全交底,并且簽字認可;d)檢測機構應根據檢測需要配備安全防護裝備,檢測人員在現場作業前應確認安全防護裝備處于良好狀況,并正確佩戴使用;d)檢測機構應制定安全檢查的制度,并安排安全員定期進行現場安全檢查,安全檢查主要包括安全交底記錄、安全裝備使用、現場安全作業情況等;e)如在現場檢測時發現安全隱患,檢測人員應停止檢測工作,待消除安全隱患后才能繼續檢測。6.2 環境要求為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檢測活動應符合下列環境要求:a)為確保安全有效地開展檢測工作,保障檢測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檢測服務環境應符合安全、健康和環保等相關要求;b)當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對機電產品檢測環境有要求,或檢測環境對檢測結果有影響時,檢測人員應監測、控制和記錄檢測時的環境條件;c)當環境條件不符合檢測要求時,檢測人員應立即停止檢測,在消除干擾因素且環境條件符合檢測要求后,檢測人員再重新進行檢測;d)現場環境應能滿足儀器設備的使用要求。對于不相容活動的相鄰區域應進行有效隔離或采取措施防止交叉影響,避免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e)遇強風、高溫、雨雪、冰雹、霜凍、雷電、霧霾等天氣時,檢測人員應考慮自然環境對檢測活動的影響,如需開展檢測活動,應采取措施避免自然環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6.3 設備要求為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檢測活動應符合下列設備要求:a)檢測機構應制定儀器設備的操作、維修、保養規程,并嚴格執行。對于檢測結果具有重要影響的設備,檢測機構還應當建立專門的設備檔案;b)檢測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檢測設備應進行檢定、校準、比對,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檢測設備精度滿足檢測標準的要求;c)檢測人員在檢測前后應都應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仔細檢查,確認檢測設備在檢測過程中的有效性,保證檢測數據準確;d)檢測人員在檢測時或檢測后發現檢測設備有故障,應立即停止檢測并報告檢測機構,在排除設備故障后再重新進行檢測。如無法確定故障前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故障前的檢測數據不予采用。6.4 檔案要求為確保檢測結果有據可查,檢測活動應符合下列檔案要求:a)檢測機構應根據檢測管理需求制定檔案管理制度,對檢測人員、管理文件、檢測設備、原始記錄、檢測報告等相關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b)檢測機構應明確各類檔案的保密范圍和保密措施,明確查閱、出借、復制、銷毀檔案的審批流程,并嚴格按相關流程做好審批及保密工作;c)檢測機構應根據用戶要求確定檢測技術檔案的保管期限,一般要求檢測技術檔案的保管期限至少為3年;d)檢測檔案應有總目錄和卷內目錄,要求統一編號,連續編頁。7 服務質量7.1 總體要求為實現檢測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管理目標,檢測活動應符合下列服務質量總體要求:a)檢測機構應設立質量管理部門或質量監督崗位,制定質量監督檢查制度和用戶投訴處理制度,并嚴格執行;b)檢測機構應經常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工作內容包括現場監督、數據復測、項目復查、資料檢查等),并針對監督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要求相關人員限期整改;c)檢測機構應及時處理用戶投訴和用戶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建立服務質量改進機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持續提高服務質量;d)現場檢測的服務質量管理目標建議:按時辦結率100%;承諾時限辦結率100%;用戶滿意率≥90%;綜合滿意指數≥90分;e)現場檢測抽樣按照GB/T2828.1、GB/T10111和有關規定來進行;f)檢測數據處理應符合GB/T8170的有關規定。7.2 質量監督7.2.1 現場監督檢測機構應安排質量監督人員每月定期進行現場監督,監督內容通常包括技術交底記錄、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現場操作情況、原始檢測記錄等。7.2.2 數據復測檢測機構應安排質量監督人員定期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如發現可疑數據,則安排質量監督人員進行現場復測,并將復測數據與原始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檢測誤差原因。7.2.3 項目復測檢測機構應安排質量監督人員定期按不小于1%的比例對已完成的檢測項目進行復測。項目復測按現場勘察、確定檢測項目、進行相關檢測、比對相關檢測數據、分析存在問題等步驟來開展。7.2.4 資料檢查檢測機構應安排質量監督人員定期按不小于1%的比例對已完成的檢測項目進行資料檢查。資料檢查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原始記錄填寫的規范性和完整性、檢測報告數據的可靠性、檢測結論的準確性等。7.3 服務質量回訪檢測機構應制定服務質量回訪制度,對檢測服務質量按不低于10%的比例進行回訪,做好回訪記錄及存在問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7.4 投訴處理檢測機構應配備受理用戶投訴的工作人員,及時答復用戶投訴。如投訴屬實,檢測機構應向用戶致歉,并及時處理投訴問題,做好相關問題整改工作。7.5 服務質量改進檢測機構應密切關注用戶的服務需求,主動收集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給相關責任人,逐步提高服務質量。
《 T/CACE 019-2020 維修及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進口舊機電產品監管規范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維修及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進口舊機電產品監管規范
-
- 標準號:T/CACE 019-2020
- 中國標準分類號:/N772
-
- 發布日期:2020-11-23
- 國際標準分類號:03.120.01
-
- 實施日期:2020-11-23
- 團體名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 標準分類:環境治理業質量綜合
- 內容簡介:
本文件規定了企業進口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的舊機電產品的檢驗監管基本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進口維修及再制造用途機電產品的檢驗監管
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產業示范區、特殊監管區域及圈區管理的會員企業進口舊機電產品的檢驗監管,可參考本文件
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檢驗監管5評價結果判定6不合格處置
《 T/CACE 018-2020 進口可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的舊機電產品通用要求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可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的舊機電產品通用要求
-
- 標準號:T/CACE 018-2020
- 中國標準分類號:/C421
-
- 發布日期:2020-11-23
- 國際標準分類號:03.120.20
-
- 實施日期:2020-11-23
- 團體名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 標準分類:產品認證和機構認證合格評定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
- 內容簡介:
本文件規定了進口可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的舊機電產品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和分類
本文件適用于進口可用于維修及再制造的舊機電產品及零部件的檢驗監管
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通用要求5 分類與監管
《 JB/T 14025-2021 機電產品單板層積材包裝通用規范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機電產品單板層積材包裝通用規范
-
- 標準號:JB/T 14025-2021
- 中國標準分類號:J83
-
- 發布日期:2021-12-02
- 國際標準分類號:55.200
-
- 實施日期:2022-04-01
- 技術歸口: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
- 標準分類:制造業機械貨物的包裝和調運包裝機械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機電產品單板層積材包裝通用規范》,主管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
《 SN/T 0002.3-2013 出口機電產品檢驗規程編寫的基本規定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出口機電產品檢驗規程編寫的基本規定
-
- 標準號:SN/T 0002.3-2013
- 中國標準分類號:J00
-
- 發布日期:2013-11-06
- 國際標準分類號:
-
- 實施日期:2014-06-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出口機電產品檢驗規程編寫的基本規定》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1667.3-2019 進出口機電產品檢測方法 第3部分:家用電器待機功率的測量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出口機電產品檢測方法 第3部分:家用電器待機功率的測量
-
- 標準號:SN/T 1667.3-2019
- 中國標準分類號:Y60
-
- 發布日期:2019-10-25
- 國際標準分類號:97.030
-
- 實施日期:2020-05-01
- 技術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
- 代替標準:SN/T1667.3-2007
- 主管部門:海關總署
- 標準分類:家用和商用設備文娛體育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家用電氣設備綜合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出口機電產品檢測方法 第3部分:家用電器待機功率的測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海關總署。
《 SN/T 3701.19-2017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9部分:加工金屬的沖壓機床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9部分:加工金屬的沖壓機床
-
- 標準號:SN/T 3701.19-2017
- 中國標準分類號:J50
-
- 發布日期:2017-07-21
- 國際標準分類號:25.080
-
- 實施日期:2018-03-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機械制造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機床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9部分:加工金屬的沖壓機床》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3701.14-2015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4部分:樁工機械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4部分:樁工機械
-
- 標準號:SN/T 3701.14-2015
- 中國標準分類號:P97
-
- 發布日期:2015-12-04
- 國際標準分類號:91.220
-
- 實施日期:2016-07-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施工設備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4部分:樁工機械》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4246.2-2015 維修用途入境機電產品檢驗規程 第2部分:自貿區特殊要求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維修用途入境機電產品檢驗規程 第2部分:自貿區特殊要求
-
- 標準號:SN/T 4246.2-2015
- 中國標準分類號:J04
-
- 發布日期:2015-05-26
- 國際標準分類號:21-010
-
- 實施日期:2016-01-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機械系統和通用件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械系統和通用件綜合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維修用途入境機電產品檢驗規程 第2部分:自貿區特殊要求》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3701.11-2015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1部分:注塑機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1部分:注塑機
-
- 標準號:SN/T 3701.11-2015
- 中國標準分類號:G95
-
- 發布日期:2015-02-09
- 國際標準分類號:25.120.20
-
- 實施日期:2015-09-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機械制造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屑加工設備軋制擠壓和拉制設備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1部分:注塑機》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3701.12-2015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2部分:液壓挖掘機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2部分:液壓挖掘機
-
- 標準號:SN/T 3701.12-2015
- 中國標準分類號:P97
-
- 發布日期:2015-02-09
- 國際標準分類號:53.100
-
- 實施日期:2015-09-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材料儲運設備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土方機械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12部分:液壓挖掘機》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3701.6-2014 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6部分:土方裝載機械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6部分:土方裝載機械
-
- 標準號:SN/T 3701.6-2014
- 中國標準分類號:J70
-
- 發布日期:2014-01-13
- 國際標準分類號:
-
- 實施日期:2014-08-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舊機電產品檢驗技術要求 第6部分:土方裝載機械》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SN/T 3696-2013 進口再制造用途機電產品檢驗風險評估方法指南 》標準簡介
- 標準名稱:進口再制造用途機電產品檢驗風險評估方法指南
-
- 標準號:SN/T 3696-2013
- 中國標準分類號:J04
-
- 發布日期:2013-11-06
- 國際標準分類號:
-
- 實施日期:2014-06-01
- 技術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
- 代替標準:
-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標準分類:制造業出入境檢驗檢疫
- 內容簡介:
行業標準《進口再制造用途機電產品檢驗風險評估方法指南》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歸口上報,主管部門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暫無更多檢測標準,請聯系在線工程師。

檢測優勢
檢測資質(部分)




檢測實驗室(部分)
合作客戶(部分)





檢測報告作用
1、可以幫助生產商識別產品的潛在問題或缺陷,并及時改進生產工藝,保障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2、可以為生產商提供科學的數據,證明其產品符合國際、國家和地區相關標準和規定,從而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可以評估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確保產品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減少潛在的健康和安全風險。
4、可以幫助生產商構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譽度,并促進產品的銷售和市場推廣。
5、可以確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學性能、化學性質、物理性能、熱學性能等,從而為產品設計、制造和使用提供參考。
6、可以評估產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從而保障產品的安全性。
檢測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戶委托,為客戶提供檢測服務
2、客戶可選擇寄送樣品或由我們的工程師進行采樣,以確保樣品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我們的工程師會對樣品進行初步評估,并提供報價,以便客戶了解檢測成本。
4、雙方將就檢測項目進行詳細溝通,并簽署保密協議,以保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行測試試驗.
5、在檢測過程中,我們將與客戶進行密切溝通,以便隨時調整測試方案,確保測試進度。
6、試驗測試通常在7-15個工作日內完成,具體時間根據樣品的類型和數量而定。
7、出具檢測樣品報告,以便客戶了解測試結果和檢測數據,為客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以上為機電產品檢測的檢測內容,如需更多內容以及服務請聯系在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