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絕緣管型母線是一種采用固體絕緣材料(如環氧樹脂)包裹導體的封閉式電力傳輸設備,具有高絕緣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變電站、發電廠等高壓電力系統中。
行業標準 DL/T 1658-2016 35kV及以下固體絕緣管型母線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固體絕緣管型母線系統的結構和技術要求,以及固體絕緣管型母線的試驗項目、試驗方法、包裝運輸方式。
本標準適用于系統標稱電壓35kV及以下、電流6300A及以下、頻率50Hz(或60Hz)的分相固體絕緣管型母線。
其他電壓和電流等級的固體絕緣管型母線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中國標準分類】 K12 電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國際標準分類】 29.060.10-電線
行業標準 DL/T 5789-2019 水力發電廠高壓電氣設備選擇及布置設計規范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水力發電廠標稱電壓為3kV~750kV 高壓電氣設備選擇及布置設計。
【中國標準分類】 P59 水利、水電工程 【國際標準分類】 27.140-水力工程
國家標準 GB/T 37-1988 T型槽用螺栓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螺紋規格為M5~M48、B級的T形槽用螺栓。
【中國標準分類】 J13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60.10-螺栓、螺釘、螺柱
國家標準 GB/T 41-2016 1型六角螺母 C級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C級1型六角螺母的型式尺寸、技術條件和標記。rn本標準適用于紋規格M5~M64、性能等級為5級、產品等級為C級的1型六角母。
【中國標準分類】 J13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60.20-螺母
國家標準 GB/T 41-1986 1型六角螺母 C級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J13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60.30-墊圈、鎖緊件
國家標準 GB/T 97.2-2002 平墊圈 倒角型 A級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稱規格(螺紋大徑)為5~64mm、標準系列、硬度等級為200HV和300HV級、產品等級為A級的平墊圈。rn 硬度等級為200HV級的墊圈適用于:n ——性能等級至8.8級、產品等級為A和B級的六角頭螺栓和螺釘;rn ——性能等級至8級、產品等級為A和B級的六角螺母;rn ——不銹鋼及類似化學成分的六角頭螺栓、螺釘和六角螺母;rn ——表面淬硬的自擠螺釘。rn 硬度等級為300HV級的墊圈適用于:n ——性能等級至10.9級、產品等級為A和B級的六角頭螺栓和螺釘;rn ——性能等級至10級、產品等級為A和B級的六角螺母;rn 如需要本標準規定以外的尺寸,則應從GB/T 5286中選取。rn 當用于夾緊軟材料零件或者工作上大的螺栓通孔時,使用者應校驗這類墊圈的適用性。
【中國標準分類】 J13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60.30-墊圈、鎖緊件
國家標準 GB/T 97.2-1985 平墊圈 倒角型 A級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J04 通用零部件 【國際標準分類】 21.040.10-米制螺紋
國家標準 GB/T 192-1981 普通螺紋 基本牙型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11 機械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77.080-黑色金屬
國家標準 GB/T 223.69-2008 鋼鐵及合金 碳含量的測定 管式爐內燃燒后氣體容量法
【適用范圍】GB/T 223的本部分規定了用管式爐內燃燒后氣體容量法測定碳含量。n本部分適用于鋼、鐵、高溫合金和精密合金中質量分數為0.10%~2.00%碳含量的測定。
【中國標準分類】 H11 金屬化學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80.01-黑色金屬綜合
國家標準 GB/T 223.69-1997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管式爐內燃燒后氣體容量法測定碳含量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11 金屬化學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80-黑色金屬
國家標準 GB/T 223.71-1997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管式爐內燃燒后重量法測定碳含量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用管式爐內燃燒后重量法測定碳含量。 本標準適用于鐵、鋼、高溫合金和精密合金中0.10%(m/m)~5.00%(m/m)碳含量的測定。
【中國標準分類】 H11 金屬化學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80-黑色金屬
國家標準 GB 229-1984 金屬夏比(U型缺口)沖擊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1-1990 金屬管液壓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2-2007 金屬管 擴口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2-1982 金屬管擴口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4-2008 金屬管 彎曲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4-1982 金屬管彎曲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5-2008 金屬管 卷邊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圓形橫截面金屬管塑性變形能力的卷邊試驗方法。n本標準適用于外徑不超過150㎜、管壁厚度不超過10㎜的金屬管。本標準適用的金屬管外徑和壁厚范圍可以在相關產品標準中做更詳細的規定。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5-1997 金屬管 卷邊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 245-1982 金屬管卷邊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6-2007 金屬管 壓扁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圓形橫截面金屬管塑性變形能力的壓扁試驗方法,包括顯示其缺陷。n本標準適用于外徑不超過600 mm,壁厚不超過外徑的15%的金屬管。本標準適用的金屬管外徑和壁厚范圍可以在相關的產品標準中做更詳細的規定。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T 246-1997 金屬管 壓扁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H23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77.040.10-金屬材料力學試驗
國家標準 GB 246-1982 金屬管壓扁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K40 金屬理化性能實驗方法 【國際標準分類】 29.020-電氣工程綜合
國家標準 GB 311.1-1997 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設備最高電壓大于1kV的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中使用的下列戶內和戶外輸變電設備。
【中國標準分類】 K04 電工綜合 【國際標準分類】 29.020-電氣工程綜合
國家標準 GB/T 311.2-2013 絕緣配合 第2部分:使用導則
【適用范圍】GB/T311的本部分將為正確執行GB311.1—2012《絕緣配合 第1部分:定義、原則和規則》提供指導 以便經濟合理地確定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中輸變電設備或成套裝置的額定耐受電壓、選取相應于設備最高電壓Um的標準絕緣水平。 n本部分與GB311.1—2012相對應 適用于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的相對地絕緣、相間絕緣和縱絕緣 并按設備最高電壓分為兩個范圍 即范圍Ⅰ和范圍Ⅱ。 n與設備最高電壓的關聯性僅是為了絕緣配合的目的 本部分不包括對人員安全的要求。 n本部分適用于標稱電壓為1kV 以上的三相交流系統 給出或推薦的數值一般也僅適用于這些系 n統。但是 提供的基本原則對兩相和單相電力系統也是適用的。在導則中強調結合具體工程研究絕緣 n配合 以合理確定絕緣水平的必要性 這對范圍Ⅱ的設備更有意義。 n本部分不考慮例行試驗 有關例行試驗由相關設備委員會規定。 n本部分的內容嚴格遵循GB311.1—2012給出的絕緣配合的程序(GB311.1—2012中圖1)。本部 n分第2章至第5章與GB311.1—2012圖1中相應的框格對應 給出了如何掌握絕緣配合程序原則的詳 n細信息 求取要求耐受電壓。 n本部分強調 在絕緣配合程序的最初階段 必須充分考慮到運行中作用電壓的所有起因、分類以及 n類型 與設備最高電壓的范圍(范圍Ⅰ、范圍Ⅱ)無關。只有在程序的最后階段 在選取標準(額定)耐受 n電壓時 采用了用標準耐受電壓涵蓋特殊運行作用電壓的原則 給出了GB311.1—2012中標準絕緣水 n平與設備最高電壓之間的對應關系。 n附錄中給出了支撐標準正文闡述的原則或解釋所需的實例和詳細信息以及采用的基本分析技術。
【中國標準分類】 K40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9.080.30-絕緣系統
國家標準 GB/T 311.2-2002 絕緣配合 第2部分: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使用導則
【適用范圍】 本標準將為正確執行GB 311.1-1997《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提供指導,以便經濟合理地確定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中輸變電設備或成套裝置的額定耐受電壓、選取相應于設備最高電壓U<下標m>的標準絕緣水平。rn 和GB 311.1相適應,本標準適用于設備的相對地絕緣、相間絕緣和縱絕緣,并按設備最高電壓分為兩個范圍,即范圍Ⅰ和范圍Ⅱ論述。rn 本標準所提供的基本原則對兩相和單相電力系統也是適用的。在導則中強調結合具體工程研究絕緣配合,以合理確定絕緣水平的必要性,這對范圍Ⅱ的設備更有意義。rn 盡管GB 311.1為非等效采用IEC 60071-1:1993《絕緣配合 第1部分:定義、原則和規則》,但本導則的總體結構、基本原則、有關主要內容、絕緣配合程序的主要考慮、標準絕緣水平和IEC 60071-2都是一致的,因此,本標準為等效采用IEC 60071-2:1996《絕緣配合 第2部分 使用導則》。在編寫時結合我國的經驗和實踐,盡量向IEC 60071-2靠近,并廣泛采用IEC 60071-2中根據國際上已有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提供的資料。
【中國標準分類】 K40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9.080.30-絕緣系統
國家標準 GB/T 311.3-2017 絕緣配合 第3部分:高壓直流換流站絕緣配合程序
【適用范圍】1.1概述
《絕緣配合》的本部分給出了無標準絕緣水平規定的高壓直流(HVDC)換流站的絕緣配合程序的導則。
本部分僅適用于高壓交流電力系統中的高壓直流部分,而不適用于工業川的換流設備。所給定的
原理及規則僅適用絕緣配合目的。本部分不涉及對人身安全的要求。
1.2背景描述
高壓直流換流站換流器采用晶閘管閥申聯或并聯組成,并且換流過程采用特有的控制和保護方式,因而與交流變電站相比,對設備的過電壓保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部分給出了承受工頻電壓、直流電壓、諧波電壓和沖擊電壓的換流站設備過電壓和絕緣配合的程序。提出了串聯或并聯避雷器的保護水平,優化避雷器配置的方案。給出了常規和背靠背直流換流站絕緣配合示例(見附錄B、附錄C)。
本部分描述了換流站與常規變電站在絕緣配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目標上的差異。
本部分僅涉及當前用于高壓直流換流站過電壓保護的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給出了避雷器基本特性、要求及運行中最大過電壓的計算過程;提出了典型的避雷器配置方案、避雷器應力以及確定該應力的方法。
本部分包括了換流站交流場(不包括交流線路)和直流場設備的絕緣配合。由于線路和電纜對換流站設備絕緣配合有影響,所以也包括在內。
盡管本部分用于普通高壓直流系統(換流電壓來自交流濾波器母線),但是絕緣配合主要原則也適用于附錄D中電容換流(CCC)換流器和可控串補換流器(CSCC)及附錄E中一些特殊的換流器結構。
本部分討論了有關電網換相換流器(LCC)的絕緣配合。本部分不包括柔性直流電壓源換流器(VSC)。
【中國標準分類】 K40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9.080-絕緣
國家標準 GB/T 311.3-2007 絕緣配合 第3部分:高壓直流換流站絕緣配合程序
【適用范圍】本部分給出了無標準絕緣水平規定的高壓直流換流站的絕緣配合程序的導則。rn本部分僅適用于高壓交流電力系統中的高壓直流部分,而不適用于工業永的換流設備。所給定的原理及規則僅適用于絕緣配合目的。本部分不設計對人身安全的要求。
【中國標準分類】 K40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9.080-絕緣
國家標準 GB/T 311.4-2010 絕緣配合 第4部分: 電網絕緣配合及其模擬的計算導則
【適用范圍】GB/T 311的本部分規定了進行絕緣配合數字化計算的導則,并提出了普遍認可的建議; -電力系統的數字模型; 實施適用于數值計算的確定性法和統計法。 本部分適用于給出進行絕緣配合的計算方法、建模和示例方面的資料,以便采用GB/T 311.2-2002中提出的方法,并按照GB 311.1-1997選取設備或裝置的絕緣水平。
【中國標準分類】 K48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29.080.01-電絕緣綜合
國家標準 GB/T 311.7-1988 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使用導則
【適用范圍】
【中國標準分類】 E30 輸變電設備 【國際標準分類】 75.080-石油產品綜合
國家標準 GB/T 507-2002 絕緣油 擊穿電壓測定法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絕緣油擊穿電壓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測定40℃粘度不大于350 mm2/s的各種絕緣油,適用于未使用過的絕緣油的交接試驗,也適用于設備監測和保養時對試樣狀況的評定。
【中國標準分類】 E38 石油產品 【國際標準分類】 29.040.10-絕緣油
4、雙方將就檢測項目進行詳細溝通,并簽署保密協議,以保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行測試試驗.